中新网贵港9月24日电(岑记华 蒙钊钧 肖梦诗)近日,走进位于广西贵港市港北区武乐镇逢宜村的富贵园蔬菜种植示范区,只见一片片青菜长势良好、新鲜适摘,工人正在抢时节收割菜心、芥菜和小白菜,并把挑选好的蔬菜及时打包装车,运往市场上销售。
近日,在广西贵港市港北区武乐镇逢宜村,工人正在抢收蔬菜。岑记华 摄
“我们示范区占地500亩,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经营,今年雨水充足,产量好,目前菜心的批发价达到2元(人民币,下同)每斤,价格稳定。下一步,我们将复种下一茬时令蔬菜,争取蔬菜种植产业大丰收。”基地负责人黄志伟说。
据黄志伟介绍,该基地所产蔬菜80%供应本地市场,其余的供应广西玉林市、钦州市等市场。基地一年可种6批蔬菜,下个月将种植生菜、菠菜、油麦菜等时令菜,确保“菜篮子”充足。
图为工人正在打包蔬菜。岑记华 摄
据悉,该示范区由广西远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于2014年投资建设,占地30多公顷,实行蔬菜生产、仓储、冷藏、配送等一体化管理,并通过大棚育苗、水肥一体化管网灌溉和全程产品质量监控等,大力发展现代无公害绿色蔬菜产业,年产蔬菜约250万公斤,是贵港市的“菜篮子”工程。
图为工人正在抢种下一茬时令蔬菜。岑记华 摄
发展蔬菜产业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港北区武乐镇从实际出发,紧紧围绕“菜篮子”保供,紧盯“稳规模、提质量、促增收”的基本目标,持续加强高标准蔬菜基地建设,全力推进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该镇共有4个蔬菜基地,总面积66.67公顷,年产蔬菜560万公斤,实现经济效益1680万元,带动就地就业300余人次,带动村民每户每年增收1.2万元。
图为航拍广西贵港市港北区武乐镇逢宜村的富贵园蔬菜种植示范区。岑记华 摄
贵港是传统农业大市。今年上半年,贵港市大力扶持蔬菜产业发展,投入3000余万元,发展“稻-稻-菜”生产模式,支持多家规模蔬菜(食用菌)种植基地生产,蔬菜销售行情相对较好,种植户种植热情高涨,促进蔬菜产量稳定增长。全市上半年蔬菜种植面积72.21万亩,产量121.15万吨,蔬菜产值23.97亿元。(完)
中新网扬州9月24日电 (记者 崔佳明)第二届运河咖啡文化论坛24日在扬州万象汇举行,10多位来自咖啡行业及相关行业的嘉宾畅谈扬州咖啡发展现状,他们称,扬州已经成为咖啡行业新兴城市,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9月24日,第二届运河咖啡文化论坛在扬州万象汇举行。崔佳明摄
咖啡在由西方传入中国多年后,已从稀奇独特的舶来品变为普及大众的消费品,并在中国形成独具特色的咖啡文化。据扬州首份咖啡发展报告显示:截至目前,扬州拥有咖啡馆559家,占全国咖啡馆数量0.41%,相比去年的484家,今年扬州增加咖啡馆75家,每万人拥有1.23家咖啡馆,平均每平方公里拥有咖啡馆0.08家。同时,根据美团数据,近年来,线上咖啡外卖市场高速增长,全国复合增长率达133%。2023年,扬州外卖化率指数同比增长239%,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据了解,该论坛作为第二届“好地方·好生活”扬州咖啡文化节暨第四届“大象爱咖啡市集”的系列活动之一,旨在探讨扬州咖啡产业的变迁和发展方向。活动由扬州市商务局指导,扬州报业传媒集团、扬州万象汇主办,美团提供数据支持。
9月24日,扬州举办咖啡文化节,充满创意的咖啡产品和丰富的活动内容吸引不少民众前来“打卡”。崔佳明摄
一杯咖啡从来不仅仅是一杯咖啡,当一杯杯咖啡被捧在越来越多市民的手心中,带来的是一座城市咖啡个性的“新式生活”。中新网记者在同期举办的咖啡文化节上看到,咖啡+面包、咖啡+蛋挞、咖啡+司康、咖啡+小吃、咖啡+中晚餐......充满创意的咖啡产品和丰富的活动内容吸引不少民众前来“打卡”。一位当地年轻的从业者告诉中新网记者,“来到这里既是品尝各种美味的咖啡,也希望找到灵感,开发更多的创意美食。”
“咖啡经济作为新兴产业,被视为判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从侧面反映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的投资价值,衡量商业消费活跃程度、城市创新度及时尚度。我们和扬州万象汇联合举办咖啡文化节活动,并与美团联合发布扬州咖啡白皮书,正是为了反映与推广这座城市的创新度与时尚度,彰显扬州的城市魅力,为我们这座千年古城的消费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扬州报业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扬州日报总编辑袁文生对中新网记者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