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天津9月24日电 (王在御 王君妍)记者24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中国海上首个规模化钻井开发的亿吨级油田——垦利6-1油田,完成全部177口井钻井作业,工程质量合格率100%,提速超20%,完成十三项新技术应用,打破8项中国海油钻井纪录,大大缩短了产能建设周期,目前油田已达到日产原油近万方的规模。
中国海上首个规模化钻井开发亿吨级油田垦利6-1完成全部钻井作业。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供图
垦利6-1油田钻井开发项目由4-1区块、10-1北区块和5-1、5-2、6-1区块三个区块组成,钻井作业平台累计达到9个,完成钻井177口井,是中国海上钻井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时间最短、平台最多的开发项目。
据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工程技术作业中心渤南区域项目经理冯硕介绍:“面对油气田储量分布‘散、窄、薄、杂’、亿吨级油田规模化开发、智能化平台建设等诸多难点,项目以管理模式创新为突破口,通过国产化工艺技术赋能,保障了项目的高效运行和压茬推进,全面实现了‘提速、提质、提产、提效’目标。”
据了解,垦利6-1油田创新实践“多船竞钻擂台赛”钻井新模式,优选中国海油、中国石油钻井平台,以“同台打擂”进行9个钻井平台的钻井作业,在项目内形成“比学赶超、进位争先”的良好局面。
项目开发过程中,通过集成化应用系统钻井技术,破解浅层大位移井高效钻井各项难题,引入中国海油“璇玑”钻井系统,实践智能完井、裸眼分段充填防砂、集成湿接头泵工况、旋转下套管、套后测井等多项工艺技术,使国产化工具应用和推广迈上了新台阶。
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工程技术作业中心副总经理刘宝生表示,“项目不到两年时间,规模化进行超百口井的钻井作业,集中完成我国渤海莱北低凸起浅层勘探发现的首个亿吨级岩性大型油田的快速开发,取得提速超20%的优异成绩,打破了我国海上油田钻井开发纪录。”
同时,作为渤海油田首个接入岸电开发的钻井项目,垦利6-1油田钻井开发项目积极落实“双碳”战略,利用电网岸电供电取代海上钻井平台传统柴油发电进行作业。通过岸电改造,大幅降低柴油消耗成本,单个平台还可实现年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万吨。
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副总经理喻贵民表示:“渤海油田探索海上大型油田规模化快速开发关键工程技术体系完成垦利6-1亿吨级油田的高质量建设,对后续亿吨级油田快速实现智能化、规模化、标准化钻井开发具有良好的实践意义。”(完)
中新网太原9月24日电 (任丽娜)记者24日从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2023年中秋、国庆黄金周,该局集团公司预计发送旅客人数较2019年同比增近两成,客流热门方向主要集中在京津沪穗等一线城市,采取开行临时旅客列车、增开夜间高铁等方式,全力满足旅客出行需求。
中秋、国庆黄金周太铁增开临客和夜间高铁满足旅客出行需求。兰鹏 摄
2023年中秋、国庆黄金周铁路运输9月27日启动,10月8日结束,共计12天。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预计发送旅客384万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19.3%,客流高峰日预计在9月29日,将达到40万人次。
据了解,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黄金周客流以探亲流、旅游流和学生流为主,客流主要集中在石太客专和郑太、大西、张大高铁线,热门方向集中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沈阳、成都、西安、武汉、杭州等大城市及省内大同、临汾、运城、吕梁、晋中等城市。
为给旅客出行提供充足运力,黄金周期间,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热门方向列车原则上满图或满编组运行。增开大同至北京、太原至西安、太原至长治、运城至西安等方向高铁动车组14对,增开临汾至北京、大同至永济、太原至运城、太原至大同、太原至介休等方向普速列车20对。其中,首次开行太原南至西安北、运城北至西安北夜间高铁7对,大同南至北京北夜间高铁1对。
太原南站开展特色服务,方便旅客出行。张炯 摄
针对黄金周期间学生、游客较多的情况,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在管内车站开展特色服务。太原南等车站加强与公交公司等部门协调联系,根据客流情况,及时调拨公交车和出租车,方便旅客出行“最后一公里”;大同南、平遥古城、运城北、忻州西等车站与当地旅游部门联动,在出站口设置“游客服务中心”,为乘火车到达的游客提供景点门票购买、导游服务、景区交通接驳等服务。
铁路部门提醒广大旅客,铁路12306网站(含手机客户端)是官方唯一火车票网络售票渠道。列车具体开行情况请以车站公告和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12306网站公告为准。另外,黄金周期间客流大,请旅客合理安排行程,预留充足时间进站乘车,严格按规定携带随身物品,避免耽误行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