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9月24日电(记者 邢蕊)北京时间23日晚,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隆重开幕。开幕式上,最后一棒火炬手汪顺与十余米高的“数字火炬手”共同点燃主火炬塔。这一刻,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实现同频共振。
作为本届亚运会办赛理念之一,“智能”一直贯穿于杭州亚运会筹备举办全过程。从场馆设计、参赛流程到观赛体验,先进的数字技术、一系列的智能化应用,不仅助力亚运精神薪火相传,也直接展示出数字中国建设的新成就。
资料图:9月23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在浙江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科技成果的运用,在历届大型体育赛事中屡见不鲜。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首次使用电子计时、2008年北京奥运会首次使用“鹰眼”技术、2016年里约奥运VR技术首次应用于奥运直播……可以说,体育赛事早已插上了“科技翅膀”。
如今,在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撑下,杭州亚运会出现多个全球首推、首创、首用的应用和科技。
例如,面向办赛端推出的APP“亚运钉”,是全球首个大型体育赛事一体化数字办赛平台,集在线沟通、人员管理、赛事培训、礼宾管理、交通组织、医疗急救、赛场监管等服务功能于一体,可为数十万赛事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提供线上协同办赛服务。
充满“智慧”的赛事场馆,也为杭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坚实基础。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黄龙体育中心等十余个场馆都在科技的加持下实现了智能化运营。
桐庐县的亚运马术中心,“亚运马术智能化系统”可对马匹健康状况、检疫采样等数据进行数字化化处理,为马匹服务提供信息化支持。温州体育中心体育场草坪下方装有18个传感器,可对草坪根部温度、湿度等数据采集分析,实现草坪科学养护……
国际奥委会首席信息科技官艾拉里奥·孔纳曾盛赞杭州亚运:“感谢杭州,通过这样一次亚运会,通过云技术,来创造了新的历史。云技术支撑了这次亚运会,为往后的大型体育赛事提供了一个最好的榜样。”
资料图:杭州亚运会攀岩中心。中新社记者 王刚 摄
随着体育赛场中高科技的运用,智能观赛正在颠覆传统观赛模式。9月初,全球首个支持超大空间超高并发的“亚运AR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这是杭州亚组委推出的智能亚运项目。通过智能亚运一站通进入“AR服务”,观众便可享受AR场馆导航、AR吉祥物迎宾秀、AR知识科普等服务。
不仅如此,中国领先的5G技术也将缓解大量观众带来的交通、通信压力。据介绍,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大莲花”组建的异频、同频双层网络,可打造具备超密组网能力的弹性自呼吸5G通信网,同时满足8万名观众的通讯需求;在亚运场馆应用的智能超表面技术,可改变电磁波的传播方向和幅度控制信号的传播,实现更好的信号质量和覆盖范围。
对于无法亲临现场的观众,杭州还在城市侧推出各类观赛空间,丰富线上线下观赛观赛渠道,鼓励市民通过交互、沉浸的方式参与体验,真正做到了亚运盛会,全民共享。
资料图:9月23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在浙江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图为火炬手汪顺挥手致意。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杭州亚运的“智慧”,同样延伸至赛场之外。跨越时空距离,打破数量限制,每一个普通人只需要一部手机,便可实现亲身参加亚运的梦想。
去年11月,杭州亚组委首创性推出“亚运数字火炬手”活动。参与者轻点手机,化作一星火苗、一枚光点。超一亿参与者最终汇聚成开幕式上的“数字火炬手”,与线下火炬手一起,共同点燃亚运会主火炬,同时点燃了体育之梦、中国之梦和亚洲之梦。
虚实结合,不仅出现在开幕式上。除了出圈的“数字火炬手”,在“亚运元宇宙平台”内,用户能以虚拟人的身份游览亚运城市美景、体验虚拟竞技、观看精彩赛事,轻松实现足不出户,玩转亚运。
杭州亚运会不仅是运动员健儿突破极限的舞台,也是展示中国尖端科技的窗口、共建亚洲文明共同体的桥梁,或许也将成为中国勇立潮头、实现复兴的里程碑,科技改变生活,也会造福你和我,当智能科技融入衣食住行的每个角落,我们都将见证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富强的中国。(完)
中新社镇江9月24日电 (杨程晨 张杨彬 朱晓颖)第五届国际道教论坛24日在江苏镇江举行新闻发布会。据介绍,这一道教界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性文化交流活动,吸引了来自39个国家和地区的道教界代表、专家学者等500余人赴句容茅山出席。
9月24日,第五届国际道教论坛在江苏镇江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高澄表示,“道教正逐步走向世界。”他说,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急需成立一个得到各国道教徒广泛认可的国际性道教组织,从而有适当的途径团结和联系全世界道教徒,使世界道教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据介绍,这一道教界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性文化交流活动,吸引了来自39个国家和地区的道教界代表、专家学者等500余人赴句容茅山出席。 中新社记者 杨可佳 摄
本届论坛以“崇道尚德·与世偕行”为主题,由中国道教协会、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主办,第五届国际道教论坛江苏组委会承办,香港道教联合会、澳门道教协会、台湾中华道教总会协办。
发布会上,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高澄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崇道尚德·与世偕行”的主题充分展现了道教以道德为尊的核心理念及其与时代同行的圆融特质。这一主题就是要从道教思想和道教智慧中找寻与当代社会契合融通的内容,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9月24日,第五届国际道教论坛在江苏镇江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高澄表示,“道教正逐步走向世界。”他说,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急需成立一个得到各国道教徒广泛认可的国际性道教组织,从而有适当的途径团结和联系全世界道教徒,使世界道教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据介绍,这一道教界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性文化交流活动,吸引了来自39个国家和地区的道教界代表、专家学者等500余人赴句容茅山出席。 中新社记者 杨可佳 摄
本届论坛由开幕式、世界道教联合会成立大会、主论坛、电视论坛、两场新媒体论坛、五场分论坛、闭幕式等主要活动,及祈福法会、道文化展等活动组成。分论坛拟围绕道教的当代价值、传承创新、国际化实践、世界传播、人才培养、健康生活等主题进行研讨。
“茅山是道教圣地、上清派发祥地,这是国际道教论坛首次在长三角地区举办。”江苏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邓飞代表江苏组委会说,论坛期间将成立的世界道教联合会,对推进国际道教界交流合作、搭建新平台具有标志性意义。
目前除中国外,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等近40个国家相继成立了道教组织,泰国、越南、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国也建立了道教宫观。张高澄指出,从2011年的国际道教论坛开始,多个国家的道教界代表陆续提出,希望中国道协牵头成立一个国际性道教组织。
“道教正逐步走向世界。”他说,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急需成立一个得到各国道教徒广泛认可的国际性道教组织,从而有适当的途径团结和联系全世界道教徒,使世界道教资源得到有效整合。
活动期间,论坛还将召开世界道教联合会成立大会,审议《世界道教联合会章程》,并选举产生世界道教联合会第一届理事会。(完)